01

自從於2006年合併了Konica Minolta的相機事業部門之後,SONY在數位單眼相機系統就不停地進行積極的攻略。
從平價全片幅、可以擺頭的閃燈,到EVF半反光鏡單眼、無反光鏡的E系統,
SONY以各種顛覆以往概念的產品,展現出充滿創新的研發實力,企圖獲取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當然除了開拓新領域,基本盤的「鏡頭產品線」還是要不斷強化的。
SONY於2010年推出的這顆DT 35mm F1.8 SAM,就讓想要同時享有平價 + 標準焦距 + 大光圈的消費者,多了一種新選擇。

 

 

 

02

赭紅色α是SONY單眼產品整體共同的標誌

 

 

 

03

濾鏡口徑55mm。整顆鏡頭5群共6枚的鏡片中,沒有任何特殊的低色散鏡片。

 

 

04

鏡身內建SAM(Smooth Auto-focus Motor)對焦馬達,因此鏡體上附了一個AF/MF開關。
只要切換鏡身的開關就可以換到MF模式,然而機身上的開關卻是不管用的。

SAM電磁馬達和SSM(Super Sonic Motor)不同,既不靜音也不平順,更沒有全時手動的機能...
不過畢竟是入門產品,似乎也沒辦法要求這麼多。對焦速度倒是挺快的。

附帶一提,α580在Focus Check LV模式下是可以選用對比對焦的,不過只支援內建SSM/SAM的鏡頭。


想來大概是因為技術上的種種侷限,往後的鏡頭產品應該會全面內建馬達。

(只是不曉得SONY會不會像Nikon一樣,推出沒有對焦馬達的機身?)

 

 

05

鏡頭前緣的橡皮圈(質感很像橡皮擦=_=)就是對焦環。對焦環上還用橘、白兩色字體,分別標示英尺/公尺的對焦距離資訊。
最近對焦距離(物距至焦平面)是23公分,放大倍率達0.25(1:4);此時鏡頭前端轉出,鏡身最長。
雖然是外變焦,不過濾鏡環並不會旋轉,方便使用CPL。

 

 

06

最大光圈F1.8,最小F22。採用7葉光圈。沒有特別強調光圈形狀...我想應該不是時下流行的圓形光圈吧。

 

 

07

看看後端鏡片。非常可惜,是給人「不耐用、不可靠、會製造很多碎屑」印象的塑膠接環。
這時候就不禁羨慕Nikon用家,同樣是35 F1.8,人家是鋼鐵屁屁,我們是塑膠後庭...

因為內建馬達,所以對焦傳動軸的地方只留了一個凹洞。
8個電子對焦點表示此鏡支援ADI閃燈系統,可以由鏡頭傳遞物距資訊來計算光量,而不會因物體或環境的亮度使TTL測光誤判而影響閃燈出力。

另外一點是,後端鏡片雖然突出,周圍還是有墊圈保護,就算不裝後蓋平放在桌上也不會損傷鏡片
(我覺得這是一個被忽略的重點...因為鏡頭換得頻繁,出勤時收納根本就不會套後蓋;我就有一顆廣角鏡因為鏡片是突出的,結果就被磨損了...)

 

 

08

最後要來表一下這片鏡頭蓋...希望SONY可以採用Tamron、Sigma的設計,它們那種鏡頭蓋比較耐用。
這種沿用自KM的彈力機關很不可靠...我就有一片蓋子只因為掉到地上,彈簧就斷掉陣亡了。

 

 

09

實拍。
大光圈首先帶來的好處,就是在微光下也可以照樣拍照。
順便看一下這顆鏡頭的口徑蝕(圓形光點變成橄欖形、貓眼形;越靠近畫面周邊就變形得越厲害)。

 

 

10

以往只能乖乖收相機的昏暗場所,現在都得力於F1.8的大光圈,有更多發揮的空間。

 

 

11

散景的形狀還不錯,二線性不算明顯。但是由於口徑蝕的關係,如果介意畫面周邊那種讓人暈眩的圈圈效果,最好避免線條複雜的背景

 

 

12

 

 

 

13

35mm裝在APS-C機身上,視角約44度,接近人眼視覺專注區域的範圍。
所得即眼見的視角,拍室內人像、靜物、街角即景都好用;加上光圈大,傍晚時分亦可信手捻來

 

 

14

 

 

 

15

放大倍率0.25,和許多kit鏡、旅遊鏡差不多,拍些小東西也還可以

 

 

16

雖然是廉價品(相對來說^^)又沒有用上可以提升畫質的特殊鏡片,定焦鏡還是有定焦鏡的實力,只要縮到F2.6左右就可以得到鮮銳的影像

 

 

17

配上SONY α580的15點對焦系統,足以勝任大多數的拍攝場合。
然而景深終究是淺,沒有F2.8對應感應器的話,光圈全開時還是很容易有走焦的情形發生。
還好α580有片解析度很不錯的LCD螢幕,在Live view下MF,只看LCD判斷有沒有對到焦,也不是甚麼難事。

 

 

18

再不然還有Focus Check LV,以機身CMOS 1:1放大檢視,也應該夠了吧。
通常AF力有未逮,或是想對焦的地方落在AF區之外的話,這兩種MF方案都可以幫我解決所有問題。

 

 

19

此鏡畫質上最大的瑕疵就在於高反差邊緣會呈綠色和紫色的色散。不過若不是1:1檢視的話,色散不算嚴重,而且這個問題縮光圈到F4左右就可以改善。

 

 

20

淺景深所呈現出的空間深度是很吸引人的,不過畢竟是用在APS機身上,還是略遜50 F1.8 + 全片幅的組合。

 

 

21

除了大光圈拍攝的優勢,縮光圈的畫質自然也不在話下。

 

 

22

發色方面...似乎沒有很特別的調性。我想在數位機身上,顏色主要還是取決於機身設定吧。
當然光線是絕對先決的條件。

 

其他隨拍:

23

 

 

 

24

 

 

 

25

 

 

 

26

 

 

 

27

 

 

 

28

最後以重僅170克的DT 35mm F1.8與α580的合體照為結尾。

PS: 這顆鏡頭有附一個碗型遮光罩(前端又不會轉...怎麼不做成蓮花型?),
不過太大了,到目前為止也沒有被耀光困擾過,所以完全沒有使用到。個人私心希望SONY可以重拾以前Minolta內建遮光罩的設計。

 

 

 

補充:

29

光圈形狀:呈七角形,的確不是圓形光圈

 

 

30

夜景實拍

 

31-F16

星芒形狀:F16
14葉的星形。

 

31-F8

F8

 

 

31-F4

F4

 

 

31-F1.8

F1.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elld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