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位於南投縣竹山鎮,近知名景點紫南宮

隸屬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館區的主要任務,除了地震、地質教育之外,最重要的特色是保存了車籠埔斷層的開挖溝槽

 

 

 

002

館內牆面上展示著開挖溝槽的剝片標本

類似把溝槽表面的土石挖一層層薄博的下來,貼在牆壁上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集集鎮地底八公里深處的地方首先發生了地層錯動

接著延伸至地表,從南投竹山起至苗栗卓蘭,產生了一條巨大的破裂帶

這即是當年造成2400多人死亡、經濟損失逾3600億元的九二一大地震

破裂帶即是造成地震的車籠埔斷層

地震發生之後,地質學家於竹山、斷層露出地表處進行開挖,研究斷層的地質活動

因此留下了這個開挖溝槽

 

 

 

003

九二一地震發生的地表錯動大致上是沿著已知的車籠埔斷層、大茅埔-雙冬斷層與石岡斷層發生

眼前地層的皺褶有一條明顯的錯動帶,即是地震發生後產生的破裂面

逆斷層破開的速度是每秒2.5公里,為音速七倍

在竹山地表造成了2公尺的上衝隆起、3.5公尺的水平位移

斷層上的建築幾乎立刻全毀,所經之處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004

錯動的地方

層層沉積的沙土中間夾了一層礫石層

 

 

 

 

005

二樓是地震前後竹山當地的影像紀錄

與竹山當地的簡介

 

 

 

 

006

後面有一棟圓頂建築

即是開挖槽保存館 

 

 

 

007

俯瞰巨大的剝片標本

 

 

 

 

008

斷裂錯動的界線非常明顯

開挖的深度大約五公尺,除了最近地表、造成九二一地震的錯動之外,也埋藏了許多古老的斷層線

可辨識的另四條斷層推測分別發生於1650-1520年、1270-1160年、1060-1030年、570-400年、240-50年

每一次錯動的變形,還原之後都有約二公尺,也就是可比擬九二一、規模七左右的強震

因此車籠埔斷層的大活動周期,可推算大約是300~400年

下一次再發生大地震就是2250~2430年的事

聽起來我們這一代的人好像可以放心了?然而台灣西部有許多條活動斷層,每一條都有造成大地震的可能。

 

 

 

 

009

進入圓頂保存館

 

 

 

 

010

保留著溝槽開挖後的樣貌

東面是的開挖面是礫石層,可能是古濁水溪的沉積

因未在逆地層的上磐,千萬年以來一直隨著斷層錯動而上升 

 

 

 

011

開挖的南面

可以看到皺褶與斷層處

 

 

 

 

012

北面的開挖

基本上與南面對稱 

 

 

 

013

為了避免植物生長、雨水沖刷破壞開挖面,以這座圓頂建築維持封閉的乾燥環境

旁邊看得到開挖面崩塌處,不曉得是不是因為濕氣還是什麼的緣故 

 

 

 

014

一樓的地質展示

 

 

 

 

015

台灣側面圖

 

 

 

 

016

台灣歷來地震的立體分布圖 

 

 

 

017

裡頭有相當多車籠埔斷層、九二一地震的地質資訊

這邊就不一一列舉了 

 

 

 

018

門口的穿山甲老師 

 

 

 

 

a quickr pickr pos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elld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