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別人借了α200來玩
搭上Minolta 50mm F1.4試試看,果然是改進過的對焦系統
和Dynax 5D相比,不但馬達驅動速度提升,合焦也更確實
而且不僅是中央點,連周邊各點的對焦性能也都有大幅度的躍進
即使是在黃昏過後的環境中也能正確快速地一次對到。
以往用D5D時根本就不敢用50 1.4這顆鏡頭
不但對焦速度遲緩,低光源低對比就對不到,還常常假合焦
明明對焦框亮紅燈了,拍出來的卻是一片糊的,焦點很明顯的在其他的地方
尤其是中央點,因為跟左右兩點共用水平感應器的關係,反而比角落四點更不可靠
對焦失敗的比率高達六成吧。
像這樣掛著大光圈鏡頭,在夜晚時分拍照根本就是無法想像的事。
例外α200的快門延遲和反光鏡震動抑制也明顯比D5D優秀
讓低光源下手持拍攝的成功率提升很多
更好的高感光度雜訊表現也能讓人放心使用ISO 1600的設定。
白平衡似乎也有所改善,D5D即使在preset也呈偏黃的情況已不復見
手動白平衡還可以顯示色溫和G/M色的偏移值(雖然其他家的入門機種應該早就有了)
在電力方面,以往D5D+NP400充飽,一次大約300張左右吧
這次α200拍了300張,電力還剩52%。
握感、配重跟D5D幾乎一模一樣
機身質感我是沒什麼意見;
材質跟350D類似,是那種用指甲刮會留下淺淺的條痕,但一抹就抹掉了的材料。
然而綜合短期試用的感想,比之D5D還是有一些缺點:
1.按鈕跟方向鍵太淺;有點像手機的那種按鈕,鍵程短按起來不太舒服
2.選單安排的差異:
如D5D的ISO選項,是格狀排列的,用滾輪或四向鍵都可以切換
但在α200上是直式排列的,可以用滾輪,但四向鍵就只能按上下
最糟糕的是閃燈補償被放在MENU裡,而且還是第一頁的最底層
3.省卻了一個轉盤對於操作性能的確有影響
雖然說在D5D上那個額外的轉盤也只是白平衡而已,但比之α200的調整
就少按了一次按鈕。
4.沒有DMF;使用閃燈時AEL鍵沒有slow sync.的功能。slow sync.在Fn選單裡。
沒有景深預覽。
沒有閃燈腳座護蓋。
其他方面:
1.用螢幕看照片滿美的(在電腦上則是另一回事)
但這個螢幕的可視角沒有頂好;至少比不上D80。
2.開機的速度跟震動都有改善
但我一直希望開關可以改放在右邊的操作區,這樣用右手拿出來時就可以順便開機
3.α的機身搭配Sigma鏡頭好像偶爾會有合焦正確性的問題?
至少我的D5D跟網路上看到α700都有這個問題
α200在使用期間也出現過顯示合焦、但看焦距表呎並不正確的事情(雖然在景深內)
附加α350試用:
1.介面、功能跟α200幾乎無異;除了那個live view之外
2.使用live view時,合焦的對焦點在螢幕上會顯示綠色框
3.live view的裁切功能只能用中央對焦點對焦(1.4x、2x都是)
4.α200、α350的放大預覽都是直接顯示100%,
所以用高ISO試拍再放大來檢視的話也許會被雜點嚇到
但其實縮圖的實用性無礙。
5.可動的LCD大幅壓縮了右手握持的空間
以我來說,只要想用大拇指去按機身右側上的曝光補償鍵時,
金星丘就會去壓到四向鍵,把對焦點切換了。
6.恭喜α350/300打敗D70/50,登上APS-C DSLR觀景窗最小的寶座 囧
(不過還是比4/3的入門機大一點;0.4687 vs 0.475 vs 0.437)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