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點時大夥就都已經起來,跑出去準備早餐。
外頭已經完全晴朗,獵戶已越過天頂。
有地照的弦月和水星浮現在東方。
認明獅子座。
在稀微的晨光中,往品田山出發。
今天是行程的最後一天,
不但要上品田山,還得從山上下到武陵農場,搭車回台北,時間相當緊湊。
新達山屋距離品田山頂不到兩公里,
但是考慮到斷崖地形,可能得花整個上午來回。
中午回到新達山屋,吃過午餐後再出發,從池有山登山口下山,
回到武陵農場,再順訪桃山瀑布。
屆時恐怕已經六七點,得摸黑下山
起頭的這一段除了幾叢鐵杉、冷杉林之外,
幾乎一路都是淺淺的箭竹草原。
太陽從南湖大山的稜線後跳出,照得整片草原金黃燦爛。
上坡的路走著走著,也開始熱了起來,
脫掉外套的同時也趕緊抹油。
高海拔的太陽曬起來很溫暖舒適,可是紫外線超強
像這種清晨的朝陽曬得多了也能讓人脫皮。
大霸、東霸群峰
中間的V型深鞍看了讓人心慌慌
像蒙古包的東霸尖山
北邊可見拉拉山、塔曼山
南北插天山
步道的坡度變緩,進入巨大冷杉與密集箭竹的混生林。
在箭竹林中鑽行就已經很累人了,
路上還不時有巨大的倒伏冷杉檔路
爬上冷杉獨木橋,底下是一潭爛泥,踩下去可就糟糕了。
突破叢林,在一個岩石堆前有南邊的展望
雪山的兩個圈谷聳立在黑森林之上
西側一塊鯨背般渾圓雄厚的山脊,則是品田山
現在所在的山頭稱為品田前峰,
與品田山隔著品田前峰斷崖。
從雪山東峰看過來,斷崖就在品田山大皺褶的下凹處。
借用去年雪東線上拍的品田山南方山勢圖:
左邊就是品田山的最高點,右邊是前峰
中間凹陷處是前峰斷崖。
探頭看看,乖乖不得了
一整條垂直往下幾十公尺的岩壁,兩旁的山谷更是下到不知幾百公尺。
非常壯麗的風景,
身處其中令人心驚膽戰無所適從。
不過實際上爬下去倒不是太難。
雖然是垂直的岩壁,但落腳點很多,掌握三點不動一點動的原則,抓緊結繩手腳齊施
就能夠平安順利地通過。
只是岩壁上都是鬆動的石頭,
很怕一不小心就踩了一塊下去
砸到別人頭上。
品田前峰斷崖雖然險要,但還不是品田山最難的路段;
品田「十峻」盛名,來自山頂西側的大斷崖,
也就是真正的品田斷崖。
過了品斷接上聖稜線,緊接著是素密達山旁的素密達斷崖;
這兩道斷崖,是聖稜線上最難通行的兩道關卡。
當然我們不是去走聖稜線,到了山頂即折返,
也不會通過品田斷崖。
下到鞍部,東西兩側是高聳的山壁
南北兩邊是直下的深谷;
繼續爬上品田山,這邊的岩壁就沒有剛才這麼峭直
不過要往上也還是滿恐怖的。
剩下的路離山頂不到500公尺
雖然這一段瘦脊已經平緩得多,很多地段還是得手腳並用。
兩旁長滿小小的冷杉,遠處雪山、大霸尖左右峙立。
九點多,陽光曬得我脖子發燙
越過最後一段碎石坡,登上品田山頂。
品田山(3524m,百岳#23)
是此行的最高點,武陵四秀之首,淡水河源。
山頂是個小平嶺,很奇怪的是沒有三角點;
先我們上來的人已經在這邊拍照了。
回望來時路
雪東稜線、中央山脈
突出在聖稜線旁的品田山,是個觀覽整條聖稜線的好地方
事實上品田山比許多聖稜名峰都還要高,包括巴紗拉雲山、布秀蘭山等
甚至連大小霸都比品田要矮一截。
西南邊從雪東線的稜線開始,在主峰前突然竄高;
聳立著兩個朝天的碗,是雪山頂上的兩座圈谷。
稜線綿延往北,雪山北峰是一個渾圓隆起的大頭;
再接著來到品田山左近,拔高一座尖銳的三角巨峰,
是穆特勒布山。
聖稜線上與品田、大霸並立的三座奇峰之一;
合在與穆特勒布山山形裡的是素密達山,
接著是品田山下的布秀蘭山,也就是聖稜/四秀的三叉點。
北邊繼續連著巴紗拉雲山,更遠處稜線岔開
東邊一排是小霸、大霸,與像蒙古包一樣圓厚的東霸連峰。
西邊則是加利山的山稜。
小霸尖山
大霸尖山
遠處中央山脈橫列。
南湖大山、中央尖山、甘藷、無明、畢碌羊頭、合歡奇萊、能高安東軍...
數也不盡的山頭綿延到天邊。
雪山主峰的天際旁冒出一叢尖山,是玉山東峰、主峰、北峰跟北北峰。
這條據說是往聖稜線的路。
路在哪@@?
大夥拍照讚嘆看風景
鬧了一會兒便下山趕路。
這麼壯麗的夢幻風景,不知是否還有得見的機會。
黑壓壓品田前峰
上到前峰,收拾東西,繼續往新達營地返回。
在冷杉林的一角發現品田池。
品田池是個淺淺的黑水塘,
粗大的冷杉白木東倒西伏,無法再前進細看,氣氛十分詭異。
旁邊倒是有個長滿細草的湖泊退化跡地。
來時灑滿金黃晨光的草原現在更加燦爛耀眼
但接連不斷的下坡讓我的膝蓋開始哀嚎。
早上十點左右,回到新達山屋。
新達草原晴空
右側池有山
午前陽光愈加熾烈,
每個人都躲在山屋的陰影裡吃麵。
收拾完行李,時間剛過中午11點半,準備下山。
剛才還很強烈的陽光突然被厚厚的雲層遮擋住;
不過看起來只是因為地形的關係,讓午後的雲層增加,應該是不會下雨。
雖然風景不再燦爛耀眼,但能避掉炙熱的陽光總是可喜。
亞美池pass by
最後一眼大霸尖山
回到池有山南側的山道,經池有名樹
天氣已經完全轉陰。
池有山登山口石流坡
抵達三叉路口,轉往池有山登山步道下山。
經過三叉口營地,還真的有人在這邊扎營;
繼續下坡
無止境的下坡
沒完沒了的下坡。
池有山步道沿線幾乎都在森林與箭竹之中,
如果是想看風景的話,從桃山上來還是比較理想。
不過現在剛好是陰天,所以沒差。
這兩條步道都不太好走;
桃山那條更陡,但池有山這條也沒有比較平緩。
尤其是背著重裝下坡,實在是非常難受,
走了半天膝蓋早就已經在吱吱叫了,
看看里程,我的天啊居然還不到四分之一。
桃山雲遮霧掩
森林中的眼線
森林的林相不斷轉變,這證明我們高度下降得很快;
鐵杉、冷杉通通都已經不見了,
換成二葉松跟五葉松。
進入一大片華山松林
地上滿是駭人的超大毬果。
芒草草原
雲杉的蟲癭
下坡下坡下坡
沒完沒了的下坡
有云:上山容易下山難,指的大概就是這個。
上坡會累,只要休息就可以繼續;
下坡是會痛,再怎麼休息都沒辦法回復。
而且今天是要趕路的,不想摸黑的話就不能休息太久,
只能忍痛繼續走。
二葉松皮
終於來到登山口;
這趟大概才4.7公里,下降將近1800公尺;把大家的膝蓋都磨壞了。
下山之後記得吃豬腳補回來。
不過登山口這邊..距離武陵山莊還有四公里呀!
雖然是一般的水泥路,可是還是在下坡啊啊啊
先去桃山瀑布看看
太陽已經下山了,天空只剩餘光
瀑布看起來相當高,水量據說是排前幾名的。
有小東西在瀑布上跳來跳去
據說是小剪尾。
回到水泥車道上,背起無奈重裝
繼續迢迢的歸程。
天色已全黑,連天光都消盡後,森林中飛出一縷縷綠色的幽微光芒
天啊是螢火蟲!
被無數的螢火簇擁圍繞著,至福的一刻。
跟隊友逐漸脫節,一個人在入夜的林中走著;
抬頭一看,葉隙間露出星光,
山道中的行旅如此寂寞冷清,
心中卻是這麼的感動豐足。
過武陵吊橋,武陵山莊的燈火從林間透出;
回到山莊是六點半,包車的司機已經等好久了
休息一下,行李上車,
喝碗司機準備的紅豆湯,
心裡也暖暖的。
夜晚的台七甲線被大霧籠罩。
回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