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瑪蘭客運
台北捷運科技大樓站
這不曉得已經是第幾次坐葛瑪蘭客運去宜蘭了。啊...不是要幫他們打廣告,純粹是因為這家客運離住的地方比較近。服務也不錯啦。
雪山隧道雖然紛紛擾擾糾葛不斷,但不能否認,開了這條新國道之後,到宜蘭遊玩或爬山都更方便了。
這次的目標是中央山脈北段最高峰,台灣第九高峰,五嶽中的南湖大山。
行程途經的山路將會是我們目前為止走過最長的。因為想愜意地走,又怕沒體力趕路,這次行程安排了五天的時間。
結果比起一般四天的行程,反而是要多帶一天的糧食
這樣到底是有沒有省到力氣呢 o_O
宜蘭吃午餐
宜蘭火車站前集合。
據說這玩意兒是照著姑婆芋的樣子作的。
國光客運宜蘭站
對百岳沒興趣的人可能不太清楚南湖大山在哪裡。
其實我也一直覺得很奇怪......到底為什麼,這座山要叫作南湖大山呢?
不是在南邊,附近又沒有湖,查過的資料都沒有交代南湖名稱究竟何來。
總之呢,這座山位於花蓮縣秀林鄉與臺中縣和平鄉的交界處,是中央山脈北段最高的山塊,圈劃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
一般人要接近它,都會取道宜蘭,從台7甲延蘭陽溪而上,抵達位於思源埡口的710林道步道起點。
國光客運有經營宜蘭到梨山的公車,途經太平山、思源、武陵農場、環山
不論是爬雪山還是南湖大山,搭大眾運輸工具前往都是滿方便的。
不過車子一天只有兩班。我們要搭的是12:40這班,到思源應該就三點多了吧。
公車會在南山村休息。
不曉得為什麼拍了這隻蒼蠅的照片
終於抵達思源埡口囉。
這裡是蘭陽溪與大甲溪流域的分水嶺,也是中央與雪山兩大山脈,在北部地區僅有的連接埡口。
沿著泥濁的蘭陽溪一路過來,越接近埡口山路越陡峭
最後一程都是開在陡坡上的蜿蜒之字路。一但越過埡口,突然路變平了,雲霧也散了
地景、氣象都迥然不同。
太魯閣國家公園,南湖大山登山口。
已經有幾部車輛停在這囉。看來在山上應該是不會孤單。
有勝溪,大甲溪上游,寬敞的河谷,以河川上游地形來說,顯得有些突兀。
這是因為遠古之前,這裡其實是大甲溪上游的中段,源流還在更東邊的深山裡。
但是由於蘭陽溪的向源侵蝕挖穿了分水嶺,將大甲溪的上游水源奪走
使得現在的大甲溪上游,也就是思源埡口附近的河床,呈現谷空水少的情況。
由於蘭陽溪谷地勢比大甲溪還低,加上方位剛好是東北季風的迎風面,風強雨多,上游的侵蝕速率遠比大甲溪還快
總有一天思源埡口也會被蘭陽溪的向源侵蝕所掘穿
到時候這裡的河水,在水往低處流的法則下,將隸屬於蘭陽溪流域,改道東下,而不再往台灣海峽流去。
不過那也是好幾萬年以後的事了。
黃色護欄的台7甲。
天空乍晴出露
事實上春末夏初的四月底、五月初這段時間,正是台灣山區天候最不穩定的季節
在出發之前已經有淋兩三天雨的心理準備
現在看到藍天白雲,總算是覺得鬆了一口氣。
啟程,輕快地踏入蓊鬱的林道中。
才剛出發就迷路了...跑到人家的菜園裡頭去。
真正的路應該是要越過有勝溪才對。
只要是涉過溪水的行程...都會有遭遇溪水暴漲的風險。
2001年7月,東海大學登山社攀登南湖大山,遇到颱風尤特襲台,全員在山屋避難
風雨過後,隊伍一行下山,在涉過暴漲的有勝溪時,嚮導林微梅不幸踏入溪中設置的函管,被水壓沖走而罹難。
(山難報告)
是設此山難紀念碑。
林道續行。太陽也露臉了。
角落裡挨在一起的一叢簇生鬼傘
零零碎碎的黑石堆
仔細一看,這不是柏油路面嗎?是的沒錯,710林道原本是可以讓車輛通行的
台灣山林的開發與復育工作告一段落後,林道皆廢
短短幾十年就變成這樣,路面錯斷,七零八落
更後面還有好幾片斷崖崩壁。
可見台灣山林地貌變遷之劇烈,其實遠大於你我的想像。
工事進行到一半,被困在溪水(原本是柏油路!)中的挖土機
是710林道的地標物。
曾經看過這台挖土機在山林之中被大雪覆蓋的一張照片
那樣既安詳又別具衝突感的超現實場景,實在是非常的夢幻。
越過溪水,折上山徑。
毛絨絨一叢菊科小花
深山小徑裡
被春雨後還陰陰濕濕的植物包圍著。
今天半天的行程,要在林道上前進到6.7公里處,紮營過夜。
這樣的路程實在是有點長,雖然一路平緩,危險地形不多,但是離天黑只剩不到三小時,畢竟誰都不願摸黑走夜路
只能加快腳步前進了。
這是2.4k不是24k喔。
像這種路突然消失斷掉的情況已經是屢見不鮮了。
710林道往6.7k登山口,要經過三四個崩塌地。
這是第一個。整片山坡都是枯枝碎石,還好有綁了一些繩子
小心謹慎,輕輕鬆鬆過去吧。
才剛說輕鬆馬上就出現一個陡下碎石坡。
這大概是第二處崩塌地,大石塊堆疊
稍作休息。
繼續...
一顆蓬萊天南星 Arisaema taiwanese J. Murata
傘狀的葉子底下藏了一朵佛焰苞
第三處崩塌。
這裡就比較誇張了,看起來像是斷層錯動的磐面,那岩層的褶皺看了就心驚
底下是碎石陡坡,還得重裝爬上一個人高的岩牆...這
該不會此行就只能走到這裡了吧
在隊友互相合作照應下,終於是一個一個都爬了過來。
從這邊觀察就比較清楚了,這片崩塌其實是岩塊滑脫的順向坡地形。
看底下的倒木有些還綠意盎然,大概是不久之前才走山的吧。
刺刺的玉山薊
天色已晚。行入雲霧之中。
葉子上長花的怪東西!
原來是山茱萸科的臺灣青莢葉,Helwingia japonica (Thunb.) Dietr. ssp. formosana (Kanehira & Sasaki) Hara & Kurosawa
又叫葉長花,很好,一目瞭然的名稱。
霧漸濃...
一顆超大杉樹倒地。盤根錯節把岩石泥土一並拔起,形成通過的關卡。
朦朦朧山道向晚
來到舊時「行車終點」岔路,以前車子是可以開到這邊的。當然那是很久以前的事。
往左走前往今天的營地,右邊則順著一條防火巷通往勝光,是一條相當新的登山通道。
抵營地。今天的行程至此結束,還是有摸到一點黑。
滿天星光帳篷夜。柚子煮呷。
瓦斯一開就有無數蛇虺蚊蚋來湊熱鬧。
連澤蟹都從不知道在哪的溪流裡跑上來玩。
END
第 01 天 2009/04/23 (四)
天氣: 多雲時陰
10:20 《捷運科技大樓站》〔葛瑪蘭客運 捷運科技大樓站 → 宜蘭站〕
11:15 《宜蘭車站》–午餐
12:20
12:30 《國光客運宜蘭站》
12:55 〔國光客運 宜蘭站 → 思源〕
14:30 《南山》–休息
14:45 〔國光客運〕
15:15 《南湖大山思源啞口登山口》–台 7 甲線思源二號橋 整裝 ⊙1930 M
15:43 :出發 繞過柵欄進入廢棄 710 林道 起初沿溪右岸上行
15:46 –寬大土路右轉小橋過溪 但續行無路 正路應下切過溪後沿溪行
15:54 :回過頭來找到路 續行
15:57 –廢棄擋路怪手 南湖大山登山口地標(0.3 K)
16:04 –0.5 K 木樁
16:09 –涵洞過溪 右岸到左岸 林道仍沿溪上行
16:17 –1 K 木樁 附近林道向右迴轉腰繞緩上
16:28 –1.5 K 木樁
16:41 –2 K 木樁
16:53 –2.5 K 木樁
17:02 –3 K 木樁 過小乾溪溝 前行不遠遇第一處大崩塌地 小心通過
17:16 –全員過崩塌地
17:24 –小崩塌溪溝(3.3 K)
17:25 –左垂直木梯上切 繞過前方林道崩塌處
17:33 –3.5 K 木樁
17:36 –再遇大崩塌地(3.65 K)
17:45 –全員過崩塌地
17:48 –過小溪 有水
17:51 –4 K 木樁
18:06 –4.5 K 木樁
18:13 《往勝光岔路》–昔日行車終點 小鞍部(4.8 K)⊙2245 M
18:24 :左轉續行林道往 6.8 K 登山口 [往雲稜山莊 6.9 K](右小段上坡經
防火巷往勝光張良橋 [往勝光 2.3 K])
18:27 –5 K 木樁 天色漸暗
18:36 –5.5 K 木樁
18:40 –崩塌地 此處較穩固(5.75 K)
18:50 –6 K 木樁
18:57 –6.5 K 木樁
19:01 《710 林道登山口營地》–平坦空地 紮營煮晚餐(6.8 K) 前行不遠處
有廁所 續行林道 5 分鐘崩塌處有活水源 取水需小心 ⊙2290 M
22:00 (就寢)
a quickr pickr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