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時來到大溪,走訪石門水庫、溪洲山附近的大艽芎古道。
這已經是我第七次走訪大溪一帶的山徑
雖然都是石門水庫附近的郊山,但是每次來都有不同的新奇之處。
大艽芎古道是聯絡大溪地區與百吉、阿姆坪一帶的山道
現在這條運輸線的功能已經被台七線百吉隧道所取代
然而古道至今人蹤不滅,為的就是山徑之上許多幽情。
在抵達登山口之前會先通過頭寮大埤
原本埤塘旁有間小土地廟,在埤塘因灌溉需求增加而擴建後,成為孤立水中的小島
土地公被信民移請來此,即上頭這間福昌宮
而原本的小廟卻也保留下來,成為著名的水上土地廟之景。
頭寮大埤是兩個面積一大一小的聯立水塘
在擴建後是新福圳的水源
除了灌溉之用,水塘之中似乎還有漁業養殖。
這是比較小的埤塘,背後山峰頂上有電塔,是石門水庫西方的溪洲山連嶺
也是大艽芎古道所跨越的山稜。
可參考:2011-0724 大溪.溪洲山
旁邊即是較大的頭寮埤
背後尖峰是大溪鳥嘴山,也就是金面山。
可參考:2011-0814 大溪.金面山
水塘恬靜美好
實際上在現場,大概是因為養殖業的關係,空氣中瀰漫著異味...
水岸旁聳立著頭寮依托邦社區住宅
小島即是水上土地廟之所在。
小島綠樹圍繞
看不到小廟身影
小島被鷺鷥群佔領
在乾季趁水塘乾涸之時似乎可以直接走到小島上一探究竟喔
網路上有相關記載。
小條產業道路續行,來到大艽宮,大艽芎古道的起點。
由此起始有兩個端點,一個路標在大艽宮前的道路上,標示著大艽芎古道
另一處在大艽宮左後方,在地圖上稱為大艽芎古道支線
想來兩條路線最後都是在山上會合,於是決定從支線起攀。
開始爬山前就不慎被在附近泉源周遭曼妙飛舞的蜻蜓豆娘們迷住
白痣珈蟌雌蟲
鼎脈蜻蜓雄蟲
灰黑蜻蜓雄蟲
走囉
石階濕滑要小心
青石上作謁
接上平緩處
桌椅擺得滿滿是
古道作為郊山旅遊之熱門程度,可見一斑
有桐花
總覺得時節好像不太對?
不過回來查才知道其實桐花也有九月開的。
大石壁
石壁上有小佛龕
「石觀音」是也
既然叫大艽芎古道,一路上有幾棵大艽芎當然也是很合理的。
「蓮池海會」小龕
岩壁前有展望
不管怎麼說在這時看到桐花總覺得怪怪的
眺望頭寮埤
與埤塘上的水上土地廟
幾處岩壁都擺著佛龕,並命名之
像之前的石觀音、蓮池海會,與這處「大雄寶殿」
視野不錯
看看大漢溪與頭寮埤
兩塘並聯的頭寮埤
水上土地廟
繼續走
岩壁下
攀上稜線,連上溪州山步道主線
這裡往南通往溪州山,往北則到頭寮山、慈湖
不過郊山路線太多,腰繞加上稜線,岔路一堆,很難決定要怎麼走
往頭寮山續行。
看樣子接下來都是下坡,直到接上溪州山與頭寮山之間的鞍部。
捕捉林隙間展望
電塔
從溪洲山一路往北架到這兒來。
林間蝶蹤
紫蛇目蝶
明明全身棕色卻稱紫,大家一定覺得很奇怪
其實紫色藏在翅膀內側,開翅才看得到
飛行時身影如迅雷,紫光一閃即逝
停歇時偏偏就是不給你看。
緩緩下降的稜線步道
琉球紫蛺蝶
很好動
這邊飛飛那邊飛飛
其實是在保衛領土
領域性很強
一有其他昆蟲入侵就會升空追趕驅逐
宇宙懸浮一葉
大下坡
肩稜上平地有座小亭
沒有去看看
來到鞍部
這裡是大艽芎古道與溪洲山步道、頭寮山步道的交會點
也就是大艽芎古道在此處越嶺,而越嶺點往南是溪洲山,往北則是頭寮山。
大艽芎古道支線則是在更南一點的地方與溪洲山步道交會。
決定往頭寮山前進。
葉子上躺著螳螂皮蛻。
又一座電塔
出現水泥小碑
寫著林甚麼
空曠休息區
看看地圖,似乎也是個頂點
不過附近都沒有布條或標示
望見石門水庫水體
下坡,有個三岔路口
應該都是往頭寮山,只是稜線和腰繞步道的區別。
三井碑
因為附近昔時有煤礦,所以我猜這個應該是...礦業地界?
懸浮的銀河系
地上鑽出小怪花
不見莖和葉子,只看到一朵花冒出妖豔的頭來
乍看之下以為是某種寄生蘭,
回來問才知道原來是薑科的三奈。
小花叢集
全株
實在是相當特異的一種植物。
似乎是某種香料的原料。
續行
步道旁出現衛兵房
與崗哨
可想見此山昔日的神祕森嚴
畢竟附近就是慈湖和後慈湖
今日則已盡付荒煙漫草。
停在樹上睥睨人間的小紫蛺蝶們
正忙著享用樹汁
小紫蛺蝶:「你已經被我們小紫蛺蝶軍團包圍啦,口桀口桀口桀」
紅圓翅鍬形蟲:「...」
這棵樹不曉得有甚麼好康,眾多昆蟲聚集
紅圓翅鍬形蟲
過了崗哨就抵達頭寮山
海拔493m,山頂有一個圖根點
三角點上刻字「總督府」,所以也叫總督府山
另外頭寮山另名湳仔溝山,是為當地之地名。
可以眺望慈湖和後方金面山
下坡,可以往慈湖、百吉隧道或湳仔溝,通往大艽芎古道另一端點
為了避免走遠,往湳仔溝前進。
湳仔溝步道通向位於山體的南端的公路,最後可抵達石門水庫
下坡好走
咿
我的郊山行旅是被詛咒的行程
每次都會遇到毛毛蟲
這隻長大以後會變成閃光苔蛾。
平緩下坡
緩坡通向百吉隧道口,旁邊有條陡下岔路
這是往承恩路的捷徑,別錯過。
林中有身披妖豔金屬藍光的白痣珈蟌
竹林路陡下
很怕上面會掉青竹絲下來
承恩路登山口
接著走公路,試著接回大艽芎古道
公路下有一家人潮洶湧的客家麵
附近沒甚麼人蹤,唯獨這裡門庭若市,充滿遠道而來的遊客,似乎是間名店。
時值正午,在公路上沒有防曬裝備,走得很辛苦。
小河是湳仔溝溪
一旁是公路(承恩路),另一旁則整建為步道。
兩旁河堤長草披覆,灣流清淺,顯得悠哉愜意。
要不是天氣悶得要死,在這邊散步一定會很悠哉愜意...
青斑蝶訪花
青帶鳳蝶也來嘗嘗滋味
這傢伙很愛亂飛,難得能拍到暫歇的畫面。
頭好大身體也好肥,看起來不太對勁
嗯...很難認
總之是某種黃粉蝶。
無尾白紋鳳蝶跳求偶舞
沿著溪流續行
步道其實尚未興建完成,不過大致上可以沿著河道走沒問題。
架高木棧道
野薑花
可以俯瞰溪流
很悠哉的路線
水邊的短腹幽蟌
也稱台灣蜻蛉,是特有種
不過並不罕見
溪流好
匯入石門水庫
通過溪上的泉源橋
橋的另一端是封閉的,其實步道還沒完成
可是我是怎麼走進來的...?
地上擺了山蕉
紅星斑蛺蝶正享用
趁其沉迷於水果酒的滋味時猛拍
白斑塊映著淡淡的藍綠色;
乍看之下只有兩對腳,其實還有一對縮在胸前。
平常警覺性很高的,可是這時因為酒精作用,對我的鏡頭一點防備都沒有。
抓緊機會用微距鏡看看黃色的口器
通過泉源橋,抵達湳仔溝停車場
越過停車場就來到大艽芎古道的湳仔溝登山口
從這邊越嶺,走回大艽宮。
入口的竹筍意象
紫斑蝶
弄蝶也好難認
大概是淡綠弄蝶
某種銀灰蝶?
裏頭有頗鮮豔的橘色斑塊。
上坡路
偶爾遇到坍塌地段
紫蛇目蝶和弄蝶聚集
沒錯,牠們正在吸食大便汁
嫩綠色
賢德宮山神廟
廟前有一池水塘
水塘中睡蓮開花
回到溪州山與頭寮山鞍部,大艽芎古道與溪洲山/頭寮山步道交會點。
往大艽芎古道本線回程
那台貨車是怎麼開上來的...?
越嶺後下坡
陰沉芭蕉林
途經岔路,可以往福安古礦坑
不過這次就不去了
回到大艽芎古道登山口
在路標上大剌剌結網的長圓金蛛
走50公尺即返回大艽宮
結束大艽芎古道+頭寮山8字之行。
大艽芎古道登頭寮山,行程表:
地點 |
時間 |
海拔 |
經緯度 |
01-大艽宮 |
09:24 |
291 m |
N24 49.812 E121 17.060 |
02-「石觀音」岩壁 |
09:48 |
360 m |
N24 49.705 E121 16.984 |
03-「蓮池海會」展望點 |
09:53 |
401 m |
N24 49.696 E121 16.919 |
04-「大雄寶殿」展望點 |
10:06 |
440 m |
N24 49.691 E121 16.942 |
05-溪洲山步道與大九芎步道支線岔路口 |
10:20 |
482 m |
N24 49.642 E121 16.905 |
06-電塔 |
10:27 |
464 m |
N24 49.638 E121 16.979 |
07-溪洲山稜線與腰繞步道岔路口 |
10:45 |
419 m |
N24 49.690 E121 17.114 |
08-溪石亭 |
10:47 |
415 m |
N24 49.711 E121 17.137 |
09-溪洲山步道、大艽芎步道、頭寮山步道岔路口 |
10:50 |
405 m |
N24 49.730 E121 17.165 |
10-電塔 |
11:00 |
440 m |
N24 49.850 E121 17.258 |
11-頭寮山 |
11:10 |
471 m |
N24 49.834 E121 17.368 |
12-三井碑;稜線步道與腰繞步道岔路口 |
11:14 |
462 m |
N24 49.809 E121 17.422 |
13-往慈湖岔路口 |
11:53 |
501 m |
N24 50.023 E121 17.688 |
14-崗哨 |
12:01 |
481 m |
N24 50.055 E121 17.792 |
15-湳溝山(總督府山) |
12:12 |
495 m |
N24 50.080 E121 17.818 |
16-湳仔溝步道、百吉步道岔路口 |
12:34 |
376 m |
N24 49.985 E121 18.027 |
17-往承恩路登山口、百吉隧道登山口岔路 |
12:40 |
361 m |
N24 49.939 E121 18.119 |
18-承恩路登山口 |
12:54 |
278 m |
N24 49.766 E121 18.115 |
19-泉源橋 |
13:45 |
252 m |
N24 49.484 E121 17.335 |
20-湳仔溝停車場 |
13:52 |
250 m |
N24 49.496 E121 17.300 |
21-賢德宮山神廟 |
14:15 |
324 m |
N24 49.642 E121 17.190 |
22-溪洲山步道、大艽芎步道、頭寮山步道岔路口 |
14:24 |
405 m |
N24 49.730 E121 17.165 |
23-大九芎古道、往福安礦坑岔路口 |
14:34 |
310 m |
N24 49.819 E121 17.105 |
24-大九芎古道登山口 |
14:36 |
289m |
N24 49.849 E121 17.057 |
|
|
|
|
高度圖:
路線圖: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2012-0909 大艽芎古道登頭寮山
a quickr pickr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