牠是台灣寬尾鳳蝶 Agehana maraho
(應該要改成Papilio maraho了)
如果說有哪一種蝴蝶最為珍奇、獨一無二、最能代表台灣這塊土地,
大部分人都不會反對寬尾鳳蝶是當之無愧的明星物種。
近年來牠的出沒時機已經不是秘密
盛夏來臨前,牠們就會開始在山間的溪谷裡現身
往野溪畔溫泉的沉積物聚集,攝取牠們營生交配所需的礦物質。
鋒面來臨前炎熱晴朗的天氣,正是適合蝴蝶出沒的日子
在觀察者們還未群起動身的寬廣河床上悠閒散步,專注於河谷中任何可疑的翩然身影。
果然就在時屆中午之際,在一處排溝的青苔地上發現了一隻寬尾鳳蝶。
慌忙渡過溪水就位,發抖的手小心翼翼舉起相機
透過觀景窗去看,光影凝結,流水停滯,時間彷彿停止在牠那高雅的鱗片薄翼之上;
再用肉眼定睛一瞧,這又紅又白、湛黑精巧的昆蟲,難道是真的存在於這個俗世之中的嗎?
現場有點雜亂
不過當時哪管得了這麼多呢
牠好乖
各種閃燈的出力設定都試試看
這種美麗的蝴蝶是從何處而來?
為何只有台灣有?
分布在中國東南的中華寬尾鳳蝶(Agehana elwesi)是牠的親戚嗎?
且看牠那逆光下的大紅尾巴
近年針對基因分子的研究,向眾人揭露了牠的身世
只分布在台灣北部深山的這種昆蟲,竟然與北美洲的鳳蝶有近緣關係
大約在1800萬年前的新生代中新世早期,北美洲的鳳蝶由北美經白令海地峽來到亞洲
後因冰河消退、陸橋消失,加上往後並未再有冰河期,使得來到台灣的寬尾鳳蝶從此定居,與牠在北美洲,與從北美洲一起來到歐亞大陸沿海的親戚漸行漸遠
是典型的地理分佈上呈現「美洲-東亞隔離分布格局」
東亞特有的「寬尾鳳蝶屬(Agehana )」,其實應被視為「美洲鳳蝶亞屬(Pterourus)」的同物異名。
受到驚擾,飛到樹上停棲著
這是雄蝶(一般來說會冒險來河谷吸水的大多是雄蝶)
注意看牠打開了尾端的抱器
平攤翅膀休息的樣子
連這模樣也入鏡了,真是幸運
只要不過分驚動的話,被嚇跑的蝴蝶不一會兒又會回到剛才吸食的地方
稍微等待一下,牠果然又翩翩飛回地面
我站在很尷尬的高地上
輕手輕腳地轉移陣地
換個綠色背景
閃燈閃不閃都來一張
漸漸吸到進入渾然忘我的狀態
翅膀攤平了
仔細看牠的大尾巴
鮮豔的紅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線照耀下
也呈現出略有差異的色澤
稍微警覺了一點
翅膀合起來
寬尾鳳蝶主要出沒的季節還是以春末、夏初為主,夏末還會有一波當年度羽化的成蟲
這天還算是仲春,還找牠的人不是很多
吸水了一會兒、換過幾個位置之後,牠終於乘著谷風高飛而去,沒有再回來。
手還微微在顫抖,拿著的相機終於可以放下了。
望天吁了一口長氣,彷彿暫時闔上一本厚厚的故事書,
主角的形象還在腦海裡以五感的重擊與剛才那個不知是真是假的夢幻身影拼湊攪動著,無法和文獻與眾多喟嘆所描述的牠結合在一起。
只不過這個故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是1800萬年前,白令地峽還合攏著,北美洲的鳳蝶得以輾轉播遷來到東亞之時?
抑或是1932年,宜蘭農林學校的教員鈴木利一,進入宜蘭獨立山採集蝴蝶標本之時?
還是二十幾年前,從一本三月份小百科的「蝴蝶王國」專題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