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不太穩定的這日,心血來潮即往山上
桃竹苗當天可往返的名山大概都已經去過了,這次就打定主意,沿著道路往更深的山中前進
上次去過觀霧巨木步道之後,總覺得不過癮
這一趟就去桃園拉拉山吧。
沿著120縣道往新竹尖石
到了尖石,走竹60鄉道:錦屏道路跨越油羅溪
繼續往深山之中,在抵達那羅之前,可以看到對面山壁的泰雅勇士巨像。
過了那羅,走錦屏後山產業道路續行,在宇老抵達最高點
此處也是那羅溪與大漢溪的分水嶺;一越過山稜,就從頭前溪流域換到淡水河流域了
另外宇老也是新竹尖石鄉內山和外山的分界;一般車行來到尖石、那羅,都要一小時以上
至於秀巒、新光、鎮西堡、司馬庫斯,則還在更深的深山裡。
宇老地勢重要,如同門戶,中華電信在這邊就設了基地台
望向東邊,山巒景色更是絕美。
宇老東方的虎禮山(2276m)、芝生毛台山(1789m),山體崇闊
兩山都有三等三角點,芝生毛台山還有日據時期的營盤、炮台遺址
跟附近李棟山的砲台共峙,為的就是要控制周圍的泰雅族部落。
底下是切割作用劇烈的大漢溪溪谷。
過了宇老,車行翻下溪谷
接上玉峰道路,往台七線前進
從新竹騎著騎著可以接上台七線
那不就是連宜蘭、思源埡口、武陵農場都去得了嗎
聽起來真夢幻
玉峰道路上泰平隧道
山谷下的隱身吊橋
大漢溪也有馬蹄灣
為了保護下游的石門水庫,整條大漢溪從很上游的地方就開始有數不清的攔砂工程
路面上鶺鴒悠哉亂走
玉峰道路峰迴路轉
抵達巴陵,三光溪與大漢溪匯流處,就此接上台七線。
溪谷間有一座優雅的紫色鋼拱,是台七線的巴陵大橋。
假日的台七線上有許多自行車騎士
這麼不好走的山路,真是辛苦了
巴陵大橋旁邊相伴的是紅色的巴陵舊橋
現在只給行人通行
過橋,繞著塔曼山的山腰走
行過巴陵聚落、中巴陵、上巴陵
最後終於抵達拉拉山生態教育館,拉拉山巨木步道的起點。
拉拉山國有林自然保護區是台灣面積最大的紅檜森林
其中不乏千年以上的巨木,密度之高甚至在名聞遐邇的阿里山森林遊樂區之上。
「拉拉」出自泰雅語,原意是美麗的山
而巴陵則是巨木的意思。
往巨木區的路平坦好走
步道旁馬上就出現第一棵No.1巨木
整個園區繞一圈,一共可見24棵有編號的紅檜巨木
不過有些沒編號的樹也是大得不得了
這一片檜木原始林,範圍廣從桃園巴陵到宜蘭棲蘭山區
不為人知的紅檜巨木一定多得是
二號巨木下
一枯一榮的雙樹
三、四號巨木
兩株並立的紅檜巨木
如此碩巍的身形,實在是太了不起了
從此開始步道分為兩股,拾級而上可往五號巨木,繼續直走則會遇到24號巨木
不過其實只是O行步道的順逆行之分而已
最後還是會回到這裡
三號與四號
沿溪谷往上走,通往五號巨木
沒有特別標示的巨木,有些也頗為可觀
五號巨木
參天聳立著的五號巨木
測定樹齡約2800年,是24棵巨木之中最老的
底下有個樹洞,即使是熊大概也躺得進去
所以別號狗熊巨木
地上發現平頭大鍬
有棕色的鬍子
六號巨木
大樹幹的陰濕面上,長滿了綠意盎然的小東西
不過這些附生植物對寄主本身的健康卻是威脅
密密麻麻的逆光蜘蛛網,展現出蜘蛛絲七彩炫目的結構色
欄杆上發現毛蟲行列!
可能是雪黃毒蛾的幼蟲,很有趣,喜歡用搭火車的方式,一隻黏著一隻前進
不過要是整條欄杆都是這種蟲火車爬來爬去,看起來就很恐怖了
九號巨木
子代在親代旁邊生長,親代枯死後就取代了其生態位
樹根糾纏得密不可分
逆光紅檜小針葉
十號巨木
位在溪谷旁
棲息的大蚊
大概是十二號巨木
新生的枝葉
十三號巨木
十四號
樹幹粗勇,像一堵牆
而且很難得的是整片樹幹都很乾淨
應該是因為這一面是向陽處,比較乾燥的關係
十五號
看看樹冠層
十六號巨木
也來看看小東西
某種蟻
過了十六號巨木,來到底下的溪溝,上面臥倒著一棵粗壯的紅檜
稱為橫波臥龍
這株倒木本身也是大得出奇
如果還活著,不曉得有幾千歲
倒木本身成為很好的腐植質來源
各種附生植物也不會放過機會,通通長上身來。
曲莖馬蘭的小紫花
在葉腋長出果實的怪植物
23號巨木
並列的23、24、號兩棵巨木
身形都非常魁梧,相當壯觀
只不過路徑要離開主線特地繞上來,比起其他巨木顯得冷清不少
樹身上的鋸痕是樹瘤遭盜採所留下來的
23與24號巨木
一路上整段步道旁的扶手都是這種盛況
毛蟲火車大塞車
根本就摸不得
而且牠們如果不是在前進而是處於休息狀態,似乎對於震動非常敏感
一靠近說話或是敲擊欄杆,牠們就會一起做出蜷曲的詭異舉動。
牠們還會排擠非同類的毛蟲
像這隻黃毛的毒蛾幼蟲沒多久就被牠們擠到滾下欄杆了
18號巨木
超粗的樹幹像大手掌
樹圍18公尺,為此曲種檜木之最
上頭有電線礙子的痕跡
18號巨木處,可通往達觀亭
為步道最高點,海拔約1650m
達觀亭是幾座複合的小亭子
17號巨木就在旁邊
巴陵山區四時皆多雨,午後雷陣雨更是說來就來
這座頗有規模的亭子也是整條上步道唯一可避雨處。
過了達觀亭,O型路線也差不多要結束了
這條岔路就是傳說中的福巴越嶺古道
從巴陵通往宜蘭福山
一般遊客可別走錯
19號
似乎是體型最小的
20號
21號
弄成寬景試試
裝飾華麗的枝枒
22號
這不是紅檜
不過擋在路中間,樹型也頗獨特
繞了一圈
回到三號與四號巨木前的小廣場。
時間是正中午,雷聲隆隆,還有許多遊客不斷湧入
要是沒有雨備可能都得淋雨了
果不其然,接著就開始下起豆大的雷陣雨
趕緊返回生態教育館,整裝之後小心騎車下山
回程過了巴陵,雨勢暫歇
望見對面山色蒙著一層飄渺雲氣
大漢溪溪谷間雲飄霧渺
雲霧飄過爺亨部落
陽光穿過雲隙,灑落雨後的山谷之中
然而過了一會兒,又開始下雨了
巴陵拉拉山遊客中心
以前上拉拉山是要收費的
現在不用
返回台七線
順遊巴陵吊橋
吊橋兩端都是隧道
以公路橋樑來說實在是滿奇怪的設計
完工於1966年
旁邊的巴陵大橋
紫色的鋼拱橫越220公尺,是大漢溪上最大的跨距
完工於2005年。
注意河床異常寬大平坦。
吊橋現在不提供車行,變成行人徒步區
裝了一堆假花
沿台七線繼續北行,打算到羅浮,走118縣道回新竹。
台七線旁溪谷下的巴陵壩遺址
這座攔沙壩建於1977年,是石門水庫上游眾多攔沙壩之一,2007年時被韋帕颱風的洪水沖毀,但在壩毀之前就已淤滿
泥沙大量堆積,所以上游巴陵大橋下的河床才會這麼寬廣。
對照一些舊照片,壩毀不過才五年,堆積如山的砂石又都不見了大半,景觀差異之大令人怵目驚心。
壩身倚靠的岩壁層次分明,真壯觀。
繞到竹60鄉道上拍下巴陵雙橋
雨後黃沙滾滾的大漢溪
很特殊的葉子
往羅浮騎去
跨越蘇樂溪的蘇樂橋
完工於2010年,是座很新的鋼橋
底下溪床基本上都是土石床了
來到河灘清淺,水草豐美處
大漢溪的上游怎麼會有這種地形呢
原來又是一座攔沙壩:榮華壩
榮華壩附近的山壁岩層好驚人
下次來時務必注意一下。
溪水溢流榮華壩
這座雙區混凝土拱壩除了攔砂之外,還有發電的功能
壩高80幾公尺,後面幾乎都已經被泥沙堆滿
大漢溪的含沙量真不是蓋的。
巴陵壩被沖毀之後,堆積的砂石理所當然全部沖來榮華壩
找一些榮華壩剛建成時的照片,與巴陵壩毀壞前後,巴陵大橋下河床的高度變化
其中巨大的差異,令人擔憂榮華壩在大漢溪毀滅性的自然力之前,恐怕遲早也要面臨被沖毀的命運。
旁邊的鬼針草花叢有蝴蝶吸得上癮
是平地不常見的紅肩粉蝶
因為寄主是桑寄生,而桑寄生本身就很難到處長,所以這種蝴蝶就更少了。
遠望榮華壩
下游還有一座義興電廠,不過沒有順路去看。
台七線雪霧隧道
沿線到處都是這種天崩地裂的痕跡。
台灣的山水真不是蓋的
不能亂蓋呀
抵達羅浮
轉入118縣道羅馬公路,往新竹馬武督、關西前進
馬武督美腿山有個休息區,暫時停歇
發現後翅有黃斑的蝴蝶
樹葉上有個鬼鬼祟祟的泥棒
美腿山眺望石門水庫。
拉拉山國有林自然保護區巨木步道行程表:
地點 |
時間 |
海拔 |
經緯度 |
001-拉拉山生態教育館 |
10:01:29 AM |
1552 m |
N24 42.668 E121 25.992 |
002-四號巨木岔路 |
10:24:12 AM |
1622 m |
N24 42.583 E121 26.389 |
003-達觀亭 |
12:09:09 AM |
1651 m |
N24 42.714 E121 26.373 |
004-往福山岔路 |
12:15:04 AM |
1535 m |
N24 42.686 E121 26.375 |
005-四號巨木岔路 |
12:29:39 AM |
1523 m |
N24 42.585 E121 26.391 |
006-拉拉山生態教育館 |
12:52:55 AM |
1550 m |
N24 42.668 E121 25.992 |
高度圖:
a quickr pickr post